相关问答
犯罪中止分为预备中止和实行中止;终了中止和未终了中止。行为人在犯罪预备的过程中,着手实行犯罪之前而停止实施犯罪行为的,属于预备形态的中止。当...
共同犯罪分为了以下两类: 1、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过失不是共同犯罪; 2、犯罪集团,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我国刑法中的从犯分为两种: 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是指虽然直接实行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犯罪行为,但在整个犯罪活动中其作用居于次要地位的实行犯。这种情形的从犯既可以存在于犯罪集团中,也可以存在于其他一般的共同犯罪中。 2、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是指未直接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犯罪行为,而是为共同犯罪的实施创造条件、辅助实行犯罪的人。因为聚众斗殴轻伤这肯定是已经构成犯罪了,可刑法没有规定从犯就可以绝对的免于处罚,对于有一部分聚众斗殴当中的从犯适当的减轻处罚。因此公安不能在经过对聚众斗殴案件的整体调查以后,刑事拘留涉嫌参与的相关从犯人员的做法也合情合理,有些从犯还很有可能在聚众斗殴过程中起到很重要作用的。
1、职务便利类犯罪: (1)该类犯罪是企业高管职务犯罪中危险性最高,也是数量最高发的犯罪,其客观上表现为贪污、受贿、挪用、自我交易、侵犯公司的商业机会等多种形式; (2)为个人、朋友或其他第三方获取非法的利益。此类犯罪是为个人利益而使用职权,而职权的本来使命是为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最大化服务,因此,其违背职务的行为必然要表现为对职权的“利用”。 2、滥用职权类犯罪: (1)滥用职权型犯罪是以积极的越权行为为主要特征,而越权行为的标志是其违规性,即超越权力范围,一意孤行,坚持错误的决策,强行、擅自作出违反规定或者违反公司章程的行为。 (2)滥用职权型犯罪是明知不可为而公然为之,前面的利用职务型犯罪是明知不可为而悄然为之,两者的秘密性特征不同。该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其他主体不构成本罪。 3、疏于职务类犯罪: (1)该类犯罪具体表现是不履行、不正确履行或放弃履行公司法规定的职责。如公司高管对于自己的职务负有勤勉尽责和审慎决策的义务,而严重不负责任则属于疏于职务。疏于职务犯罪的客观行为形态,既包括作为,又包括不作为。 (2)非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违反了审慎的义务被诈骗,致使公司遭受巨大损失,目前我国刑法尚没有相应的规定。被骗公司可以合同诈骗罪追回损失,而对于签订合同失职被骗的行为,公司只能依据劳动合同或者其他约定追究行为人的责任。
共同犯罪分为了以下两类: 1、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过失不是共同犯罪; 2、犯罪集团,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5人已浏览
174人已浏览
235人已浏览
11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