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农村户籍按照城镇标准进行交通事故赔偿的三种情形: (一)农村居民能够提交其在城镇的合法暂住证明(暂住证),在城镇有相对固定的工作和收入,已连...
看补偿依据。 按户口补偿就有,按地补偿,就没有的。 政府征收程序是否合法?值得质疑! 涉及到土地征收的话,需要经过省级以上部门批准. 土地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受害人发生交通事故后,很多人都知道我国在交通事故赔偿方面使用农村和城镇两个标准,但几乎所有的受害人都错误地认为,这两个标准完全以户口本上的户口性质来判定。加之在交管部门处理过程中,肇事者、保险公司这些“嫌麻烦”、怕“多赔”的相对方错误地宣传引导(通常劝导受害者,以我国划分了两种标准,农村户口就只能按农村标准赔偿,到法院也是输),笔者接触的很多交通事故受害人,本来可以按城镇标准赔偿,结果协商按照极低的农村标准进行赔偿,吃了很大的“哑巴亏”。
受伤时还是农村户口,后来变为城市户口,这种情况按农村户口赔偿 如果建立的是劳动关系,应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申请工伤认定及劳动能力鉴定,最终根据认定及鉴定结果,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 如果不是劳动关系而是劳务或雇佣关系,则属于人身损害,不适用《工伤保险条例》而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如下规定: 第十七条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第二十五条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在城镇生活多年(在损害发生时居住一年以上即可)的农村户口人员受到人身伤害或损害的,残疾赔偿金应当按城镇居民计算赔偿。一、农村居民一般应按农村人口人均纯收入计算残疾赔偿金,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按照城镇居民标准计算残疾赔偿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二十五条规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二十年计算。该司法解释对残疾赔偿金区分城镇和农村标准,分别按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一定的年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该《解释》客观上造成了“同命不同价”的社会问题,也有违公平原则,故,最高法院在司法实践中也在根据法律和现实发展逐步调整赔偿标准。最高法院民一庭在给云南省高院的(2005)民他字第25号《关于经常居住地在城镇的农村居民因交通事故伤亡如何计算赔偿费用的复函》中明确答复“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残疾赔偿金……的计算,应当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结合受害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等因素,确定适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的标准。本案中,受害人唐顺亮虽然是农村户口,但在城市经商、居住,其经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来源地均为城市,有关损害赔偿费用应当根据当地城镇居民的相关标准计算”。二、农村居民按照城镇居民标准计算残疾赔偿金的适用条件。根据最高法院给云南高院的(2005)民他字第25号复函,受害人为农业人口,但受到人身损害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按照城镇居民的标准计算残疾赔偿金:1、受害人在损害发生时其经常居住地为城镇(1)受害人在损害发生时已在城镇连续居住一年以上;(2)受害人居住的城镇最低级别是县级政府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3)受害人居住的城镇不限于一个城镇,可以是多个城镇。2、受害人在城镇有固定收入(1)收入系主要来源于城镇;(2)收入相对固定,而不是零星或不规律的收入;(3)损害发生时有连续一年以年的收入。三、农村居民按城镇居民标准计算残疾赔偿金需提交的证据。相当部分农村居民虽长期生活在城镇,但在人身损害发生时,因不注意收集、保存证据而导致不能按照城镇居民标准获得赔偿。根据审判经验,农村居民请求按照城镇居民的标准计算赔偿应向法院提交如下证据:1、损害发生前在城镇居住满一年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1)房屋租赁合同及支付租金的凭证、(2)社区证明、(3)公安机关的暂住信息、(4)暂住证或居住证、(5)房屋所有权证等;2、损害发生前在居住的城镇有稳定收入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1)最近1年的劳动合同、(2)最近12个月的工资收入情况、(3)最近1年的社保证明、(4)最近1年的纳税赁证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29人已浏览
235人已浏览
96人已浏览
20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