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节审理前的准备第一百一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
民事案件立案后,开庭时间跟送达和适用程序有密切关系,依据《民事诉讼法》相关关于审限的法条规定及原则,一审一般是立案后5日内移送至审判部门,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一般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为3个月,特殊情况需经院长批准适当延长。2、但原则上,从立案到开庭不得超过3个月。3、你可以去立案庭咨询是否因证据不全而未立案。法院收到的材料不等于同意立案。
第一,法律对立案后什么时候开庭没有规定,由法院根据本院的案件数量等情况自行安排。同时,当事人只需要耐心等待即可,法院在开庭前会依法通知当事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第二,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1、25日。 2、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3、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4、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这个阶段需要25日。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80人已浏览
1,026人已浏览
183人已浏览
31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