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发生医疗纠纷时,建议医患双方协商调解。调解不成的,医患双方均可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如果处理结果仍然不服,可以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提...
(一)调委会应当指定1名或2名人民调解员主持调解,医患双方当事人对调解员提出回避要求理由成立的,应当予以调换;(二)医患双方当事人可聘请律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调解的条件: 1、患方主体要具备的条件: (1)参加和解的患方要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根据《》的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与医院和解者一般需年满18岁。 (2)参加和解的患方要具备主体资格。参加和解的患方在法律上必须能够享有民事权利,依法承担民事义务。因此患方必须直接与医院发生利害关系,如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患者本人。若医疗纠纷中涉及的病人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昏迷病人,此时与医院和解的患方只能是病人的,具体的监护人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规定。若医疗纠纷中涉及的病人发生死亡的,则其继承人具有与医院和解的资格,此时参加和解的患方必须是按顺序的某一顺序的所有继承人具备主体资格的患方既可亲自参加和解也可委托代理人参加和解或与代理人一起参加和解。 2、参加和解的医方要具备的条件:如医院的法定代表人即院长参加调解,则代表医院的行为,其和解行为合法有效。如其他医院人员参加和解原则上应有医院的授权,并在协议书上盖上医院公章。最好是医院领导会议上明确医疗纠纷的医院和解人和和解金额的权限,并形成会议纪要存档。
医疗事故赔偿不一定要走调解程序。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第四十七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一)调整委员会指定1名或2名人民调整员主持调整,医疗患者双方当事人对调整员提出回避要求的理由成立时,必须更换(二)医疗患者双方当事人可以聘请律师或委托代理人参加调整(三)调整应在专门设置的调整场所进行(四)调整员进行调整时,必须制作调整记录(五)通过调整达成协议的医疗纠纷,根据双方当事人达成的协议制作书面调整协议书(六)调整未达成协议的医疗纠纷,通知其他解决方法(七)分析医疗纠纷形成的原因,向医疗机构提出医疗纠纷和建议(八方协议)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6人已浏览
137人已浏览
148人已浏览
16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