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行政诉讼同其他诉讼一样,受理后在法定举证期间可能会出现期间中止等情形,因此特殊情况下无法具体确定开庭日期。法院应该在七日内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
行政诉讼期限是六个月,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并不是一直受法律保护的,它有一个有效期,这个有效期在法律上有个专业名词叫诉讼时效,超出诉讼时效的欠条在追讨债务的时候往往陷入被动。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的欠条书写不够规范,有的约定了还款期限,有的没有约定还款期限,那么欠条的有效期的计算方式也不相同。约定了还款期限的,欠条的有效期自还款日期之日起二年之内;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出借人随时可以请求返还借款,有效期自请求返还借款之日起二年之内。这两种情况下的有效期也是法律上所说的诉讼时效,这二年有效期适用我国民诉法上关于中止和中断的规定。如果欠条超出了有效期,仍然可以到起诉,超过两年的诉讼时效,的债权将不再受到法律的保护,丧失在诉讼中的胜诉权。
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的时间一般有六个月,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是先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起诉的,则是十五日。
《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一般起诉期限是三个月。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根据《解释》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复议决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法定起诉期限的,适用前款规定。《解释》第四十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对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具体事宜可进一步咨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3人已浏览
108人已浏览
75人已浏览
17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