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举牌要债不会认定为侵犯名誉权,我国法律上对侵犯名誉权的认定是非常清楚的,只要不涉及到对当事人进行污蔑、或者诋毁等情况的,一般不构成侵犯名誉权...
侵犯名誉权的证据由主张人证明。侵犯名誉权不适用责任倒置原则,即主张人需要证明侵权人确实侵犯名誉权,才能认定为侵犯名誉权,否则不能认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以书面、口头等形式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法人名誉权的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1993年8月7日)第七问的解答为:是否构成侵犯名誉权的责任,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九问的解答为:消费者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不应当认定为侵犯他人名誉权。但借机诽谤、诋毁,损害其名誉权的,应当认定为侵犯名誉权。可见,认定侵犯法人名誉权与认定其他行为一样,应当从四个要素入手,即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违法,包括诽谤、诋毁等;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包括降低了消费者、社会公众对法人商誉的社会评价;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1、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1)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2)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或由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清单,社团法人登记证等。(3)当事人在诉争的法律事实发生后曾有变更的,应提交变更登记资料。2、证明侵权事实存在的证据(1)被告侮辱或诽谤原告的证据,如有侮辱性语言或与事实不符的文章、大、小字报、公开信件等。(1)文章内容涉及到的事实真相的证据,如学历证明等。3、证明侵权事实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证据,如单位处分等。4、被告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被告应提供其所发表的文章等没有侮辱性语言或内容与事实相符的证据。5、有具体诉讼请求的,应提交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清单。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3人已浏览
160人已浏览
191人已浏览
20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