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丈夫去世需要通过合法的继承方式进行分配。在我国继承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扶养协议四种继承遗产的方式。如果丈夫去世留有遗嘱、遗赠、...
遗嘱是立遗嘱人依法处理自己生前所有财产及其他事务,并于死亡后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公民可以立遗嘱处理个人财产,也可以指定遗嘱继承人。 遗嘱有公...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应均等。 根据法定继承中遗产分配的一般原则: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一般情况下,应当按继承人的人数均等分配遗产数额。 2、特殊情况下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可以不均等。 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特殊情况主要是指: (1)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给予照顾。 继承人只有同时具备生活有特殊困难和缺乏劳动能力两个条件的,才能在遗产分配时给予适当照顾。 (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这是“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的体现。但是,如果继承人和被继承人生活在一起而不照顾被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不仅不能多分,而且还要少分。需要指出的时,这里是可以多分,而不是应当多分,不具有强制性。 (3)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该不分或少分。 3、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比如20万,父亲遗产占10万,只有母亲与儿子两个继承人,因为儿子后于父亲死亡,所以儿子应分得5万转由其母亲和妻均分。法律原文有点绕,法的第二十五条,继承开始后,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解释意见里;5 2、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没有表示放弃继承,并于遗产分割前死亡的,其继承遗产的权利转移给他的合法继承人。所以这个权利是方便转继承人表示放弃或不放弃的,不放弃则视为接受继承,儿子继承的部份转移给母亲和妻子。当然按遗产分配原则可以协商。
关于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有约定从约定,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归夫妻双方所有,属于一方个人财产的,归一方所有。夫妻对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的约定,经签字确认,对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不能轻易反悔。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3人已浏览
113人已浏览
116人已浏览
12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