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994年1月1日施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我国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法。那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首先,《消费者权益保护...
该法为消费者提供了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商品和服务质量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人身.财产安全权。《消法》第二章第七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满足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2、知识权。《消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有权知道购买、使用的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和服务的情况向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服务内容、规格费用等情况。3、自主选择权。《消法》第九条规定,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消费者有权选择提供商品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和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不购买商品。接受或不接受任何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4、公平的交易权。《消法》第十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准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5、寻求偿还权。《消法》第十一条规定,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6、结合社会权利。《消法》第十二条规定,消费者有权依法建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7、获得教育权。《消法》第十三条规定,消费者享有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知识的权利。消费者必须掌握必要的商品和服务知识和使用技能,正确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8、受到尊重。《消法》第十四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9、监管权。《消法》第十五条规定,消费者有权监督商品和服务,保护消费者权益。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消费公益诉讼,是指众多且不特定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时,无直接利害关系的主体为保护消费者权益提起的诉讼。与普通消费诉讼相比,消费公益诉讼的本质特征是原告在案件中无直接的个人利益,而是为了众多且不特定消费者的权益提起诉讼。根据起诉对象的不同,可将消费公益诉讼分为民事消费公益诉讼和行政消费公益诉讼。民事消费公益诉讼的起诉对象是损害消费者权益的经营者等民事主体;行政消费公益诉讼的起诉对象是未履行法定职责或者作出损害消费者权益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对消费公益诉讼的其他问题,如诉讼的具体程序、判决的效力、诉讼费用的承担、判决的执行等,目前还存在一定争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内容可参考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共有八章五十五条。八章分别是:第一章总则,分别规定了立法的宗旨、该法的调整范围和该法的三项基本原则;第二章消费者的权利,分别规定: 1、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2、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真实情况的知悉权;3、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自主选择权;4、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5、消费者的损害赔偿权;6、消费者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7、消费者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8、消费者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9、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的监督权;第三章经营者的义务,分别规定了应依法向消费者履行的义务,以及接受消费者监督,保证商品或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不得作别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不得侮辱消费者人格等项义务;第四章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分别规定了国家的5条职责;第五章消费者组织,首先规定了什么是消费者组织,其次,规定了消费者协会的职能,最后,对消费者组织的活动做了一项限制性规定;第六章争议的解决;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57人已浏览
261人已浏览
612人已浏览
52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