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确定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三条,医疗事故鉴定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一)双方在规定时间内分别陈述意见和理由。陈述顺序先患者,后医疗机构;(二)专家鉴定小组成员可以根据需要提问,当事人应当如实回答。如有必要,可对病人进行现场医学检查;(三)双方退出;(四)专家鉴定小组讨论双方提供的书面材料、陈述和答辩;(五)经合议,根据半数以上专家鉴定小组成员的一致意见,形成鉴定结论。专家鉴定小组成员在鉴定结论上签字。专家鉴定小组成员应注明鉴定结论的不同意见。上上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医疗事故纠纷鉴定的启动程序,有三种方式,包括: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和法院指定鉴定。 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的。 如果医患双方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医疗纠纷的,并且协商一致,通过医疗事故鉴定,来确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构成何种等级的医疗事故、医疗事故赔偿数额的。通过医疗事故鉴定来解决医疗纠纷的,可以由医疗纠纷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当地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鉴定。 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事故鉴定的组织,是由医疗纠纷发生地的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卫生行政部门下属的医学会,专门设有医学会,该委员会是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指由医学会组织有关临床医学专家和法医学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运用医学、法医学等科学知识和技术,对涉及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有关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结论的活动。 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