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追诉时效”,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在法定的追诉期限内,司法机关有权依法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超过法定追诉时限...
根据《刑法》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追诉时效是指按照刑法的规定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已经超过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已经被追究了刑事责任,该案件应当予以撤销。简单来说,任何一方面的法律制定都考虑社会危害性,如果一种行为在一定期限内没被发现,或者再范的话,其社会危害性就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很小,可以免于法律追究,减轻诉讼资源的浪费。这是追诉时效存在的原因。立案侦查跟追诉时效是不矛盾的。立案侦查并不代表一定能把犯罪嫌疑人逮捕归案,一些案件会悬而未决,因此仍然适用追诉时效。
追诉时效是刑事案件的一个时效概念,不适用于行政法律,而是采用诉讼时效。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的时效因行政纠纷而异。直接提起行政诉讼的,自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房地产诉讼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20年以上,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5年以上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除法律另有规定外。
起诉期限判定如下: 起诉时效从犯罪之日起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犯罪在下列期限后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20年后。二十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必须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88人已浏览
142人已浏览
168人已浏览
14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