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想要查是否有肇事逃逸的行为,可以拔打110或122进行咨询。110信息中心是第一时间掌握全部的车辆事故信息的。而交警机关是交通肇事逃逸查缉的...
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交通肇事导致严重后果后不尽法律义务,反而自行离开现场,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因此,2021交通事故逃逸的认定主要在于: 1、...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若是满足以下三个要件,则可以被认定为肇事逃逸: 1、主观方面。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 2、客观方面。是指有逃跑的行为,包括弃车逃逸和驾车逃逸。 3、逃逸后,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也就是说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
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交通肇事导致严重后果后不尽法律义务,反而自行离开现场,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因此,2021交通事故逃逸的认定主要在于: 1、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 2、交通肇事逃逸的客观表现是没有竭尽全力救助,实施了逃避行为。 因此,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你朋友怕“惹上麻烦”这种心态明显属于逃避法律追究,并且没有对被害人实施救助,应当属于“逃逸”行为。
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将对其终生不得重新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记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备案。 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的情节。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相关知识: 交通事故责任如何认定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17条、第18条、第19条对交通事故认定办法作了如下规定: 第十七条公安机关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认定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 当事人有违章行为,其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有因果关系的,应当负交通事故责任。当事人没有违章行为或者虽有违章行为,但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无因果关系的,不负交通事故责任。 第十八条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 第十九条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违章行为的一方应当负全部责任,其他方不负交通事故责任。 两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基本相当的,两方负同等责任。 三方以上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据各自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划分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68人已浏览
150人已浏览
76人已浏览
9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