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很多犯罪判决都会并处罚金,这称为附加刑,不光是经济犯罪有,贩毒、盗窃、诈骗等等基本都有,附加刑虽然没有什么实际的约束力,但对于罪犯减刑这却是...
对于这个经济犯罪了自首还是自杀,首先,自首的法律渊源。根据刑法第六十五条之规定,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被采取强制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首先,自首要成立,即符合自首的两个条件: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详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等三个司法解释)。 其次,自首是“可以”而不是“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法定情节,不一定从轻、减轻处罚。 最后,自2010年10月1日起,全国实行《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分三个步骤量刑:确定起点刑、基准刑、宣告刑。 由于杀人(不知是过失还是故意,暂依故意)是重罪,如果起点刑是无期或死刑,则不适用《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 如果起点刑不是无期或死刑,则根据12种情形:未成年、聋哑人、未遂等,以及自首、是否全部赔偿被害人及是否取得被害人谅解等情节,确定基准刑;然后确定宣告刑。
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向公安、司法机关或者其他有关机关供述自己的罪行。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自首。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没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避免特别严重的后果,可以减轻处罚。
首先,自首不自首对涉嫌罪的法定量刑没有影响,自首只是一种法定减轻刑罚的情形。外逃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终究会被发现而且畏罪潜逃日子肯定不好过。你朋友涉嫌假冒商标罪,一般量刑在三年以下,如果情节严重可判三至七年。现在的情况,律师建议最好去自首,争取减轻刑罚。这类经济刑犯罪还有许多情节与减轻刑罚有关,比涉案金额等关键因素。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78人已浏览
313人已浏览
90人已浏览
15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