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纠正刑事判决错误的方法有: 1、错误内容不影响整个判决基本内容的,由法院以裁定书的形式予以纠正; 事实认定错误或者法律适用错误的,可以撤销原...
每个人都会因为粗心大意而犯错误,虽然是一个极为严肃的地方,但是由于法官每天处理的案件实在太多,难免有所疏忽,假如刑事判决书中出现了错误应该怎...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提出改正。 一、刑事判决书刑期计算错误的几种情形 1、侦查卷宗缺少被告人曾被羁押过的法律文书,造成刑期计算错误。侦查卷文书材料是记录对被告人实施的相关强制措施的凭证,也是法院计算被告人刑期起止时间的依据。如果缺少这些法律文书,自然会导致刑期计算的错误。 2、审判人员在制作判决书时,错误将强制措施的填写日期当作宣布执行日期而予以认定,造成刑期计算错误 3、打印过程中把被告人的刑期时间输入错误,却没有校对出来,法院在折抵刑期时,不准确存在有偏差。 二、造成刑期计算错误的原因 1、承办人员责任心不强。由于部分承办人员业务素质差或责任心不强,侦查人员不能全面有效地搜集犯罪嫌疑人曾被羁押的文书材料,审判人员在制作判决书时,不能准确核对被告人真正被宣布执行相关强制措施日期,对刑期的折抵不精确或不能很好掌握哪些应当折抵刑期,哪些不应折抵,对打印后的判决书不能认真仔细校对等,导致刑期计算错误。 2、领导重视不够。在案件诉讼环节中,部分庭长、负责人责任心不强,人权意识淡薄,只重视审查案件的定性、量刑等实质性问题,对刑期起止时间计算的正确与否不重视,且无相关把关审核程序,造成出现错误,侵犯押犯的合法权益。 3、监督不到位。公、检、法相互监督,一般只注重案件正确与否的监督,在涉及刑期计算方面的监督常被忽略。检察人员、审判人员不注意审查侦查卷中犯罪嫌疑人被羁押过的文书材料是否齐全。检察人员对判决书审查,不重视刑期起止时间计算是否正确。审判人员不注意审查起诉书中一些重要的期间信息是否准确,且常常照抄照搬,容易出错,没有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
法院公告即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六条【缓刑的考验及其积极后果】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每个人都会因为粗心大意而犯错误,虽然是一个极为严肃的地方,但是由于法官每天处理的案件实在太多,难免有所疏忽,假如刑事判决书中出现了错误应该怎么办呢?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62条规定,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如果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出具判决书。对于判决书上的错误,如果是词句的打印错误或表述或计算错误,不影响整个判决书的基本内容的,可以由法院以裁定书的形式进行补正。如果事实的认定错误或是适用法律错误的,就必须要经过审判监督程序来启动再审程序,撤销原审判决,重新审判。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47人已浏览
841人已浏览
475人已浏览
1,61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