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在确定事故逃逸后,如果事故中没有重伤或死亡,逃逸的司机应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但不构成交通事故罪。对肇事者的处罚是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
要看车主和司机的关系,如果仅仅属于帮忙,一般就要有司机独自负责赔偿;若属于雇佣关系,司机负法律责任、车主(雇主)负连带赔偿责任。如果肇事司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发生事故后,要经交警部门调查,再确定是否属于肇事逃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行为,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做如下处理: 1.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到2021元罚款,可以并处15以下拘留; 2.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没有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由公安机关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3.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并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由公安机关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领取机动车驾驶证。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趋势。所谓交通事故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这种逃跑行为也表现为被害人被送往医院后逃跑,甚至在现场躲避。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逃逸的,逃逸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有证据证明对方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交通事故虽然是过失犯,但逃逸行为是直接的故意行为。因此,刑法将逃逸规定为交通事故罪中法定刑升级的情节。交通事故构成交通事故罪的,应当判处刑罚,同时有逃逸行为。此时,逃逸行为将作为量刑加重处罚。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造成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是指: (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2、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14人已浏览
163人已浏览
126人已浏览
39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