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假冒军人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的行为。 1、行为人必须具有冒充军人的身份或者职称的行为。如果行为人冒充的是非军人的...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假冒军人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的行为。 1、行为人必须具有冒充军人的身份或者职称的行为。如果行为人冒充的是非军人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客观方面的表现是行为人假冒军人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的行为。1、行为人必须具有冒充军人的身份或者职称的行为。如果行为人冒充的是非军人的身份,如冒充党团员、高干子弟、烈士子弟、私营或集体企业单位的管理人员、采购员等,进行招摇撞骗活动的,不能构成本罪。达到犯罪程度的,可能构成诈骗罪或其他犯罪。所谓冒充军人,既可以是冒充士兵,也可以是冒充军官;既可以是冒充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军部队的军人,又可以是冒充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部队中的军人。2、行为人必须具有招摇撞骗的行为。即行为人要以假冒军人身份或职称,招摇炫耀,利用人民群众对军人的信任,实施了骗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所谓招摇撞骗,在这里是指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打着军人的招牌、名义,在社会上进行各种欺骗活动。冒充军人招摇撞骗损害的是军人的声誉,所以和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招摇撞骗的一样,应当处三年左右的有期徒刑,但是在招摇撞骗罪中,如果犯罪嫌疑人冒充的是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的身份进行招摇撞骗活动的,就属于是犯罪情节极其严重的情形。
1、行为人冒充的对象是军人。犯罪分子冒充军人身份是构成本罪的重要的条件,也是与刑法规定的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罪的惟一区别。这里规定的“军人”仅指具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籍的现役军人及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武警。 2、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招摇撞骗的行为。“招摇撞骗”是指假借军人名义到处炫耀,利用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信任、爱戴进行欺骗活动,以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 如冒充军队干部以招兵为名,到处向希望参军的青年或其亲属骗取财物;冒充军人骗取他人“爱情”;冒充军人骗取得到军人待遇等。如果行为人只是由于军人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好、威信高而冒充军人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并没有假借军人身份进行招摇撞骗的活动,不构成本罪,可以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或给予纪律处分等。综上所述,在有些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犯罪中,由团伙组织犯罪,分工明确,经过公安机关立案,确定从犯的,在之后法院审理的时候,对从犯是从轻或者免于处罚,具体判刑要看其参与程度及在冒充军人招摇撞骗中的地位作用,往往不会超过三年徒刑。
1、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直接客体主要是军队的声誉及其正常活动,后者侵犯的直接客体主要是国家机关的声誉及其正常活动,2、犯罪对象不同。前者的犯罪对象是现役军人,后者的犯罪对象是除军事机关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7人已浏览
1,041人已浏览
999人已浏览
35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