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地税网上申报利润表的填写按本企业当月财务报表的利润表填写;2、打开地税办税客户端,选择“财务报表及信息报送”--点击“填报”3、根据企业...
不知道你记账是用手工还是电算化,如果是电算化,直接出报表,按报表申报就行了。如果是手工,也很容易,按总账中的损益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合计及本年...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员工要申报工伤,工伤申报基数表怎么填的解释,单位名称,加盖公章;单位编码(营业执照复印件上有);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码、工伤发生时间、医疗终结时间、伤残鉴定时间、伤残等级全部如实填写;社保编码(伤者社保卡背面有的社保编码);致残鉴定表编号(参看鉴定结论书右上角);工人本人工资如实填写(必须要有受伤前12个月的工资收入证明才能填写实际工作收入并且附上工资证明材料,如果不能证明实际工资收入可以不填写,到时候工作人员按照伤者受伤前12个月缴纳的工伤保险基数的平均数填写。)单位经办人签章(负责伤者工伤申请、鉴定等事宜的负责人)其他的不用填写,到时候工作人员填写就可以了。最后,附一张图片参考:
一般纳税人按以下顺序填写申报表:1、销售情况填写第一步: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加资料(1)》(本期销售情况详情)第一至11列第二步: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加资料(3)》(服务、房地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详情)。(有差额扣除项目的纳税人填写)第三步: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第12至14列。(有差价扣除项目的纳税人填写)。第四步:填写《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有减免税业务的纳税人填写)2、进项税额填写第5步: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加资料(5)》(房地产分期扣除计算表)。(有不动产进项税额分期抵扣业务的纳税人填写)第六步:填写《固定资产(不含不动产)进项税额抵扣情况表》。(有固定资产(不包括房地产)进口税额扣除业务的纳税人填写)第7步: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加资料(2)》(本期进口税额明细)。第八步:填写《本期抵扣进项税额结构明细表》。3、税额减少的填写步骤9: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加资料(4)》(税额减少情况表)。(有税额抵减业务的纳税人填写)4、主表的填写第十步: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根据附表数据填写主表)
具体项目填写说明:1、第二行营业收入:填写会计制度计算的营业收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营企业以其会计制度计算的收入填写。2、第三行营业成本:填写会计制度计算的营业成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营非企业单位按会计制度计算的成本(费用)填写。3、第四行利润总额:填写会计制度计算的利润总额,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本行填写本期预售收入计算的利润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比照填报。4、第五行税率(25%):按《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所得税额。5、第六行应纳所得税额:填写计算的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第6行=第4行×第5行,第6行≥0。6、第七行减免所得税额:填写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包括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税收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和税务机关审查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优惠。第七行≤第六行。7、第8行实际预付的所得税额:累计预付的企业所得税额,不填写本期金额。8、第九行应补(退)所得税额:填写按税法规定计算的本次应补(退)所得税额。第9行=第6行-第7行-第8行,并且第9行0时,填写0,不填写本期金额列。9、第11行上一个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填写上一个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本行不包括纳税人的海外收入。10.第12行本月(季度)应纳所得税所得额:填写纳税人根据上次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季度预付企业:第12行=第11行×1/4月预付企业:第12行=第11行×1/1211、第13行税率(25%):按《企业所得税法》第4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所得税额。12、第14行本月(季度)应纳所得税额:填写计算的本月(季度)应纳所得税额。第14行=第12行×第13行13、第16行本月(季度)确定预付所得税额:根据税务机关认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本月(季度)应缴纳所得税额。14、第18行总机构应分配的所得税额: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度的预付所得税额为基数,以总机构应分配的预付比例计算的本期预付所得税额。(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9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4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16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第19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9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4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16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9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4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16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分支机构本行填报总机构申报的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17、第21行“分配比例”: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分配表》中确定的分配比例。18、第22行“分配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当期总机构申报表中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本表第21行“分配比例”的数额。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07人已浏览
944人已浏览
947人已浏览
65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