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我国法律对不当得利的界定,是指“没有合法依据取得利益而使他人受到损失的事实”。构成不当得利需要四个因素同时具备,(一)一方获得利益;(二)他...
不当得利属于民事纠纷,法律上没有多少金额可以立案的规定。 当事人可以起诉到法院,要求被告返还不当得利。 但是符合下列情形的,被告可以不返还:...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按照法律判定是不会不当得利多钱构成犯罪犯罪,但是构成民事案件,会被起诉,但应当及时返还,具体情况可以来电详细咨询律师。
不当得利起诉金额具体没有限制的具体参考下民法通则:【1】根据《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2】如果不当得利的拒不返还的,受到损害方可以去法院起诉不当得利的人,要求返还。【3】这是民事案,不涉及刑法。【4】如果因为不当得利的不返还,给物品所有人造成损失的,应该包赔损失。
(1)取得财产权或其他财产利益,例如所有权、用益物权、债权、担保物权、知识产权等。占有在我国虽非一种权利,但通说认为占有是一种具有财产利益性质的法律上的地位,通过占有亦可获得财产上的利益,故可因占有而成立不当得利。(2)财产权的扩张或效力的加强,受益人在原有权利的基础上扩张了行使权利标的范围或效力范围,也属受有利益。如因第一次序抵押权消失而使后次序抵押权依次上升。(3)权利或利益上的限制或负担消灭,如存在于所有物上的抵押权消灭,对所有人也属一种得利。2.财产或利益的消极增加,即因财产或利益本应减少而未减少所得的利益。包括:(1)债务的减少或消灭。债务人以其总财产为一般债权提供担保,债务的减少或消灭,使债务人原本应履行债务的负担减少或解除,对他而言,也是得利。(2)本应设定的权利负担未设定。(3)劳务或物的使用。例如甲依据与乙签订的劳动合同为其提供劳务,后该劳动合同因违反劳动法而被宣告无效,乙因甲提供的劳务而受有利益。无合法权利擅自使用他人之物的人也因物的使用而受有利益。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53人已浏览
1,786人已浏览
256人已浏览
20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