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效力待定合同有: 1、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 2、因无权代理而订立的合同。 3、因无权处分而订立的合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
效力待定合同具体情形有: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 (3)无权代理或超越代理权订立的合同效力待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 1、纯获利、无义务的合同,合同有效、不需权利人的追认。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认可的合同,合同生效。 3、法定代理人明确表示不认可,不追认的合同,合同不发生效力。 4、法定代理人没作表示的合同,不发生效力。 (二)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 无权代理订立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 (三)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 1、权利人追认无处分权人签订的合同,合同转为有效。 2、无处分权人取得了处分权,合同转为有效。 3、权利人未追认,行为人未取得处分权,而相对人是善意的,则相对人可取得所有权,此时行为人向权利人和相对人承担责任。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权代理人以本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而订立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第五百零三条规定,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合同,被代理人已经开始履行合同义务或者接受相对人履行的,视为对合同的追认。
合同效力待定怎么处理 在效力待定合同的情况下: 一方面有权人可以行使追认权,使效力待定的合同变为确定有效的合同,追认权的行使一般以明示的方式作出 另一方面,对合同相对人的利益也不能不予保护,为求得平衡,法律赋予相对人两项权利,即催告权与撤销权。所谓“催告”是指相对人要求追认权在一定时间内明确答复是否承认该合同的意思表示。如果追认权人对催告过期不作答复,则视为拒绝追认。所谓“撤销”,是指相对人在追认权人对合同未予追认前消灭该合同效力的意思表示。 效力待定合同的补救和处理是怎样的 效力待定合同虽然从实质上讲是一种无效合同,但此种合同存在的瑕疵是可以修正的,许多情况下并不损害权利人和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权利人和相对人也追求合同有效的法律效果,基于维护交易秩序和保护相对人利益考虑,民法典将此类合同定只要采取补救措施即对合同瑕疵进行修正合同就发生法律效力。实践中该类合同可能导致两种结果:一是没有采取补救措施,合同无效。二是进行修正,合同有效。从我国民法典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补救措施: (1)限制行为能力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合同有效,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2)无权代理合同,经被代理人追认,合同有效。 (3)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经权利人追认或无处分权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合同有效。由此可见,效力待定合同的补救措施包括两种:一是第三人即权利人行使追认权二是无处分权人取得处分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7人已浏览
650人已浏览
95人已浏览
37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