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一.加强市场管理机制建设,确保工程质量1、提高建设者质量意识建设工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设工程以质量为中心,只有高质量才有高效益。一是高质...
在建设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有哪些的问题上,若发生质量事故时,负责及时上报公司主管部门,参与分析事故原因,参与制定处理方案,监督检查方案的实施。协...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工程质量保障措施有以下这些: 负责对施工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检查,对施工材料、施工方法及实体质量随时进行抽查。 负责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制、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的行为予以制止,并令其停工或返工。 若发生质量事故时,负责及时上报公司主管部门,参与分析事故原因,参与制定处理方案,监督检查方案的实施。协助公司有关部门开展贯标工程,负责对项目部的贯标工程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参与公司组织的质量、贯标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在事业部例会上通报,配合公司迎接上级质量部门的质量检查。负责对项目质量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督促协助项目部每月按时上报质量统计报表及其它报表。每月组织一次工程实体质量检查。 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严格按质量保证体系有关程序文件执行。全面开展质量管理意识教育,把质量看成是提高企业信誉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牢固树立对工程质量负责、对业主负责的思想,贯彻生产必须抓质量的原则。加强作业队自检、互检和专检。 对施工中易发生的质量通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详细交底,并监督检查。做好各施工环节的质量检查,严格执行技术交底、隐蔽工程验收制,严格检查施工班组的施工质量,出现任何质量事故时,应及时填写质量事故报表,组织质量事故分析会,并按规定及时上报。按监理会要求,技术、质检员分期呈报工程报验单及有关质检资料,对监理提出的质量问题及时传达到施工班组,并进行监督。做好测量放线,经甲方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 坚持按图纸施工,工程设计变更一律以单位局面通知为准,任何口头通知无效。工程洽商问题在办好签证后再施工,不得擅自施工。所有机械设备材料必须符合标准,设备应该调试运行完好,并有完备设备,在出现严重的设备问题后可以及时调整或更换设备,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项目经理部专门设有工程技术处,对各项工程进行技术负责把关,每道工序制定岗位职责,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实行技术岗位责任制,主要技术及特种工种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按设计施工,积极配合监理工作。技术人员在开工前向全体人员作详细技术交底。充分考虑可能影响工程的不利因素,提出并作好相应的补救和处理措施。 严把材料进场,把好复检、抽检,确保材料质量,对混凝土搅拌用料的数量和质量应严格控制,保证混凝土按照《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中的配合比进行配制,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严格贯彻技术交底,技术复核、自检互检和隐蔽工程验收等技术管理制度。技术检查复核的基本内容有:定位轴线尺寸:设备埋件位置等。
1、工序质量控制包括施工操作质量和施工技术管理质量。 (1)确定工程质量控制的流程; (2)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主要指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 (3)及时检查工序质量,提出对后续工作的要求和措施; (4)设置工序质量的控制点。 2、设置质量控制点首先第一个形成的过程就是对于工程的可行性研究的形成过程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处罚规定第五十四条违反本条例定,建筑公司将建筑工程承包给没有相应资格等级的调查、设计、建筑公司或委托没有相应资格等级的工程监理公司,责令纠正,处以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五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建设公司分解建设工程,责令纠正,处理工程合同价格的零点五分以上罚款的所有或部分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可以暂停项目的执行或暂停资金的支付。第56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建设部门有以下行为之一,命令纠正,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1)强制承包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2)任意压缩合理工期的;(3)指示设计部门或建设部门违反工程建设的强制标准,降低工程质量的;(4)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或审查不合格,擅自施工的;(5)建设项目必须实施工程监理,未实施工程监理的;(6)未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工程质量监理手续的;(7)建设部门未经审查或者暗示建设部门合格的建设文件,未按照国家规定的文件收到建设文件。第五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建部门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未经批准,擅自施工的,停止施工,期限改正,处工程合同价格的1%以上2%以下罚款。第58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建设公司有以下行为之一,命令纠正,处理工程合同价格的2%以上4%以下罚款的损失,依法承担赔偿责任(1)未组织竣工检查,擅自交付使用的;(2)检查不合格,擅自交付使用的;(3)不合格建设工程按合格工程检查的;第五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后,建筑公司未向建筑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提交建筑工程文件,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5人已浏览
809人已浏览
432人已浏览
23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