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保险诈骗的行为方式有以下五种: (1)财产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保险标的是指作为保险对象的物质财富及其有关利益、人的生命、健...
行为人进行保险欺诈的金额在10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保险诈骗罪是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即达到16周岁,都可以构成本罪的主体。主观要件:欺诈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处罚:l、犯欺诈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并处罚金或者。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个人实施的保险诈骗行为,犯罪金额在人民币1万元以上即被视为数额较大,犯罪金额在人民币5万元以上则被认为是数额巨大。如果个人诈骗金额高达人民币20万元以上,则该情况将被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同样道理,以单位名义进行的保险诈骗活动,若其诈骗金额在人民币5万元以上则应视为数额较大,若其诈骗金额高达人民币25万元以上时,便可划归为数额巨大;若单位的保险诈骗金额突破了人民币100万元大关,那么毫无疑问的,这已经达到了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因此,只有当个人或单位的诈骗金额分别达到或高于人民币1万元和人民币5万元这两个数额之后,才能构成我国刑法中关于保险诈骗罪的刑事立案门槛。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到一万元以上的金额很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说明》第一条对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金额大、金额大、金额特别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定金规定的金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当地执行的具体金额标准,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报告最高人民检察。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1人已浏览
36人已浏览
407人已浏览
17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