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公安机关接受报警,立案侦查,给被害人开伤情鉴定委托书,做法医鉴定,是轻伤(包括轻伤一级、轻伤二级)的,抓获嫌疑人(或嫌疑人投案自首),刑事拘...
根据中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自诉人可以在宣判前与被告人和解,由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撤回自诉。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或者...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过错属于量刑中的酌定情节,准确认定被害人过错对于实现量刑均衡具有重要意义。 刑法意义上的被害人过错,是指被害人出于故意,实施违背社会伦理或违反法律的行为,侵犯了被告人的合法权利或者正当利益,引发被告人实施犯罪或者激化加害行为危害程度的情形。《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规定,对故意杀人犯罪是否判处死刑,不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结果,还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全部情况。对于被害人一方有明显过错或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或者被告人有法定从轻处罚情节的,一般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纪要》第一次明确将被害人过错引入刑事量刑体系,这样规定主要是考虑对于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互动性非常明显的刑事案件,被害人对案件引发或矛盾激化具有明显过错的,被告人的主观恶性相对较小,从而影响量刑,尤其是在可能适用死刑的案件中。
1、被害人实施有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或事实的。主要表现在犯罪者实施正当防卫行为时行为过当的情况。 2、被害人实施有违反民事法律规范的行为。 3、被害人实施有违反社会公共道德的行为。 4、被害人有违反行政法律规定的行为或事实的。
故意伤害他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造成轻伤以上后果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应当立即拨打110或者向公安机关报告,并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受害人因伤害行为遭受损失的,可以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不能就赔偿问题达成协议。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要求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刑事诉讼程序一般包括:公安机关立案调查--检察院审查起诉--法院审理判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1人已浏览
163人已浏览
228人已浏览
17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