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医疗纠纷协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医疗纠纷协商的前提。包含: 1、医患双方均有协商的意愿; 2、医患双方在各项条款上均达成一致意见...
医疗纠纷协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医疗纠纷协商的前提。包含: 1、医患双方均有协商的意愿; 2、医患双方在各项条款上均达成一致意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从某种意义上说,协商是解决医疗纠纷的主要方式,应该引起医患双方的足够重视。(1)医疗纠纷协商的前提1、医患双方都有协商的意愿;2)医患双方在各项条款上达成一致。(二)合法协商条件1。患者的合法主体是:患者本人或其授权代理人;未成年人监护人;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患者的监护人;死者的合法继承人;2)医疗机构的主体是:建立医患关系的医疗机构或其法人;3)协议应为双方自愿,不得有欺诈、胁迫等行为;4)协议条款不违反我国法律。(3)无效协商协议1。患者签订的主体不合法。如果患者本人是18岁以上的成年人,但协议由父母签订,患者不予认可,协议无效;2、医生签订的主体不合法。如果协议是由医生个人签署的,;3、有胁迫和欺诈行为,如医疗机构法人在被胁迫时签署的协议;4、协议内容违反法律,为获得保险赔偿而虚构医疗纠纷赔偿的;(四)双方认定为医疗事故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协议条款1、应当明确医患双方的基本情况;2、医疗事故的原因;3、医患双方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4、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五是医患双方的签名。(五)保证协商合法有效的途径1、公证律师见证
1、患者在起诉时应注意是否超过了诉讼时效 按照民法通则第136条第二款的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患者应当在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犯时起一年内向医院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超出诉讼时效后就会失去法律的保护,法院会作出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的裁判。 2、医患双方的举证责任不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则若干规定的规定,医患纠纷的证据责任分配是责任倒置,具体而言,患者在起诉时应提交在医院就诊治疗、遭受损失的事实及具体数额等相关证据材料,而医院需承担证明自己在对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不存在过错或过失的充分证据,否则,医院就需承担对患者造成经济损失及精神损害的赔偿责任。 3、应选择最恰当的法律、法规及有针对性的证据,以支持自己的主张和保护自己的权利 这是因为同一医患纠纷可能发生法律竞合的问题,但依据不同的法律规定,其法律责任可能有较大区别,关键是看哪一部法律、法规,哪一具体法律条款对自己更有利。诉讼中应围绕核心问题进行举证、质证,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面的是110ask.com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投诉医生找哪个部门有用的法律知识。综上,投诉医生找医院或卫生部门投诉就行了,如果找卫生部门投诉仍然无法解决问题的就只能向法院起诉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110ask.com律师。
医疗纠纷鉴定应该注意的事: 1、当事人应当尽早封存病历及输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药物等实物。 2、申请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对这些物品、实物作出的检验报告。 3、要求医院提供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复印件;抢救急危患者,在规定时间内补记的病历资料复印件。 4、患者如果死亡,应该同意医院方的尸体解剖意见。 5、保存好所有门诊、急诊病历档案及有关资料。(因为谁导致医疗纠纷鉴定不能进行,谁就要承担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68人已浏览
208人已浏览
452人已浏览
20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