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教唆、帮助他人自杀。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考虑到在教唆、帮助自杀中,自杀者的行为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应根据案情从宽处罚。如果行为人的行为...
如果你未对他实施过逼迫或者强烈的刺激激将行为,或者没有见死不救的行为,例如看见他正在实施自杀行为,或者觉察到对方有自残或寻短见的征兆苗头,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涉嫌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是否收到拘留通知书或逮捕通知书,上面有涉嫌的罪名及羁押的地址。 2.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犯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 由此可见,两罪名在量刑上有巨大差别,因此,在案件中判断犯罪嫌疑人主观故意的具体形成时,必须全面、客观综合分析案件相关方面的各种证据,分析行为人的犯罪动机等因素,来认定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故意。从而正确区分、界定故意伤害(致死)罪与故意杀人罪,律师非简单的以逮捕通知书上罪名为准。 同时通过会见,阅卷,分析犯罪嫌疑人是否有从轻,减轻量刑情节。 鉴于本案涉及的是犯罪嫌疑人的生命是否会被剥夺,建议亲友尽快来电咨询,切勿耽误时机。
故意杀人罪如何认定?教唆、帮助他人自杀。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考虑到在教唆、帮助自杀中,自杀者的行为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应根据案情从宽处罚。如果行为人的行为不很积极,作用不大,主观愿望出于善意,这时可不以犯罪论处。但是,教唆精神病人或未成年人自杀,由于自杀者限于精神状态或年龄因素对于自杀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意志控制能力,对此,不仅要以本罪论处,而且还不能从轻或减轻处罚。
教唆杀人算故意杀人罪。教唆杀人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被教唆的人没有杀人的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杀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07人已浏览
311人已浏览
189人已浏览
23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