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女儿不养父母违法,赡养父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子女的法定义务,父母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女儿要履行赡养的义务,赡养老人,不...
根据《》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的收益;(四)继...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父母遗弃子女可能构成遗弃罪,遗弃罪(中国刑法第261条)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无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赡养义务拒绝赡养,情节恶劣的行为。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才能构成犯罪。也就是说,情节是否不好是区分遗弃罪和非罪的重要界限。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遗弃行为情节不好是指因遗弃而受害者受重伤,死亡的受害者因遗弃而无法生活,离开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遗弃使受害者无法自杀的行为者经常受到教育,拒绝纠正,使受害者的生活陷入危险状况的遗弃手段非常不好(遗弃中有骂人、虐待行为)等。
1、不赡养老人的,一般不犯法,而属于违法行为。因为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2、这种义务是无期限的,只要父母需要赡养扶助,子女就应继续履行这一义务。并且不能以放弃继承为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但构成遗弃罪的,属于犯法,应承担刑事责任。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处罚人对拘留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 从上述法律的规定可以看出,作为被告人的父母不可以被当作普通的证人强制到庭,但是法律又规定了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虽然可以不被强制出庭,但还是有作证的义务。在古代,为了维护宗法伦理和家族制度,“亲亲相隐”形成了古代刑律的一项原则,亲属之间有罪应当互相隐瞒,不告发和不作证的不论罪,反之要论罪。但是目前我国的现行立法还未确立亲亲相隐的原则。所以现行法律规定被告人的父母可以不出庭,但是知道案件情况,还是有作证的义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08人已浏览
356人已浏览
8,489人已浏览
31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