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宣判都是公开的,因此不会对判缓刑人的身份保密,但一般不会主动将判决书公开。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由交付执行的监狱、看守所将其押送至居住...
法院判缓刑的,要实行社区矫正,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相关规定,法院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需要调查其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可以委托县级司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定要这样做。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宣布缓刑应当检查犯罪分子对居住社区是否有重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应当征求社区的意见。同时,还明确规定,犯罪分子间,犯罪分子应当依法进行社区纠正。刑法第七十二条刑法第七十二条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18岁以下的人、孕妇、75岁以下的人,应当宣告缓刑:(1)轻度犯罪;(2)悔改;(3)无再犯罪的危险;(4)宣布缓刑对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利影响。宣布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地区、场所,联系特定人员。
一定要。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宣告缓刑要考查犯罪分子对所居住社区有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因此要征求社区的意见。同时也明确规定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要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接收的权利在司法局而非司法所。在法律规定上没有拒收纳入社区矫正的规定。司法局之所以老是给法院退回资料是想借拒收让矫正人员送三千贿赂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六条规定:判决书10日生效,生效后10日内(即判决日20日内)到司法局报到,之后3日内到司法所报到。超期在生效后10-30日内报到的,司法局给予警告处分(处分两次收监);超期30日之后的司法局收监。 所以,判决后无论法律文书到达司法局与否那是单位之间的事儿,罪犯只管到司法局报到并在门口拍照保留证据证明个人已经报到。 只要你30日内到报到司法局拒收不关你事儿。不受管理你更轻松。这事儿和你无责任:法律压根就没有拒收的规定,而且你已报到证明你愿意接受矫正;你就不理他那一套,法律是无理由给你更改判决的。让司法局受贿的阴谋不能得逞。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07人已浏览
215人已浏览
771人已浏览
3,61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