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我国法律没有对取保候审的次数作出明确规定,但是规定了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在取保候审期间,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的,应当...
我国法律没有对取保候审的次数作出明确规定,但是规定了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在取保候审期间,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的,应当...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取保候审的办理如下: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向办案机关申请取保候审; 2、提出保证人或提交保证金,经办案机关审查; 3、填协议离婚取保候审决定书; 4、向被取保候审人宣布规定,交代事项,告知法律责任; 5、将被取保候审人移交派出所执行。
我国法律没有对取保候审的次数作出明确规定,但是规定了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在取保候审期间,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刑诉法规定: 刑事拘留为3日,可延长1-4日,如果属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可延长至30日提请检察院批准逮捕,检察院7日内作出决定;逮捕后期限为两月,还可以延长两次,第一次为一月,第二次为两月,不过延长条件严格就不具体说了,移送检察院后审查起诉为一个半月,可补充侦查两次每次一个月。 上述期限内,律师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上述期限内,任何一个环节,办案机关均可根据案件情况主动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后并不意味无罪,可能继续起诉,也可能不追究。取保候审的期限是12个月,不能二次取保。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2人已浏览
454人已浏览
322人已浏览
41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