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承包人是指被发包人接受的具有工程施工承包主体资格的当事人以及取得该当事人资格的合法继承人。承包人有时也称承包单位、施工企业(《建筑法》)...
农村土地流转,必须是原土地承包人领了土地补偿款及青苗赔偿款和安置补助款后,土地才会进入流转程序。土地进入流转程序后,原土地承包人已经放弃了经...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承包方与发包方的区别: 1、概念不同。发包人是具有工程发包主体资格和支付工程价款能力的当事人;承包人是指被发包人接受的具有工程施工承包主体资格的当事人; 2、责任不同。发包方是建设单位或业主、项目法人;承包方是承包单位、施工企业、施工人。
一、什么叫发包方和承包方 发包方亦称发包机构,是指以企业所有权代表的身份参与承包经营活动的一方。在承包经营活动中,发包方是发包行为的主体,在一般情况下,它是处于主动的、有利的地位。承包方指承包项目的乙方。 承包经营合同中的承包方与发包方存在着特殊的关系。 例如,在国有企业承包经营合同中,一方面,国家同承包方之间存在着管理和被管理的行政隶属关系;另一方面,“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合同当事人的地位平等是市场经济的法律要求。因此,合同的各方当事人,不论其经济实力和所有制性质如何,不论其是否存在行政隶属关系,也不论其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其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作为所有权的主体,国家同企业一样是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它们之间存在着平等的民事关系。在签订、履行承包经营合同的过程中,国家同企业的地位是平等的,双方同样要坚持自愿原则,平等地享受权利、履行义务或承担违约责任。
明确承包人对于分包工程的管理权利; 明确分包工程的价款结算方式; 明确分包工程的工期延误责任; 明确分包工程的质量缺陷责任的分担。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9人已浏览
1,704人已浏览
2,356人已浏览
42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