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庭审是法院审判程序的核心阶段。审判程序可分为开庭前的准备、法庭审判即开庭审理、生效判决执行等基本阶段。开庭审理的结果是判决或裁定,法院作出的...
累犯虽然犯罪情节轻微,但也不可以适用缓刑,应该会判处管制、拘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罪犯死了一般不需要开庭。如果犯罪嫌疑人已经死亡,案件将结束,一般不会再开庭审判。也就是说,如果被告在审判阶段死亡,法院应当终止审判,不再继续审判。
法院开庭前一般会审判嫌疑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起诉书中有明确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理。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必须确定合议庭的成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复印件延迟到开庭10天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开庭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避免、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有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开庭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召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发票和通知书应在开庭前3天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必须在开庭前3天公布案件的原因、被告人的名字、开庭时间和场所。上述活动情况应写在记录上,由审判员和书记员签字。
律师为死刑犯辩护。首先,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未经法院审判,不得确定任何人有罪。因此,在法院最终生效判决之前,被告人不被称为犯罪嫌疑人,只被称为犯罪嫌疑人。既然是怀疑,就有可能构成犯罪,也有可能不构成犯罪。直接说某些杀人案,强奸案,抢劫案的被告人是死刑犯,其实是错误的。第二,在法院作出有效判决之前,理论上被告人是否犯罪,是否应该判刑,判什么刑都是未知数,都处于明确阶段。既然是明确阶段,就需要有人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律师就起到这个作用。第三,律师作为辩护人,具有自己独立的法律地位,根据事实和法律发表自己的法律意见,实现实质正义和程序正义。第四,最终被判死刑的被告人也有合法权益。被判死刑,只是推测,最后不一定。即使这个猜测基本没问题,被告人也有合法权益。例如,刑警是否强迫供词,受害者是否有错误,是否自首立功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3人已浏览
660人已浏览
119人已浏览
8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