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脱逃罪是依法被逮捕、关押的犯罪分子,为逃避羁押或刑罚处罚,逃离监禁处所的行为。按中国刑法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拘传的目的是强制就讯,而不是强制待侦、待诉、待审,因此拘传没有羁押的效力。而脱逃罪行为人实施脱逃行为的目的在于逃离羁押、改造场所,以达到逃避...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关于脱逃罪构成的回答为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进行拘留、逮捕、羁押、监管是司法机关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施加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的法律强制措施,是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秩序,同犯罪作斗争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司法机关司法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环节。接受司法机关依法对其所采取羁押、监管,是犯罪嫌疑入、被告人、罪犯必须遵守的义务。如其不遵守义务而脱逃,就直接破坏了司法机关的监管秩序,妨害了司法机关的活动。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依照本法与刑事诉讼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即一是依法被拘留、被逮捕的未决犯;二是已被判处拘役以上刑罚,正在劳改机关服刑的已决犯。只有上述两种人才能成为本罪主体。被行政拘留或劳动教养的人逃跑的,不构成本罪。
1、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逃离羁押、改造场所。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依照本法与刑事诉讼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符合下列条件才会构成脱逃罪: 1、犯罪主体限于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 2、主观方面是出于直接故意; 3、犯罪客体是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 4、客观方面表现为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逃离羁押、改看守场所的行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5人已浏览
122人已浏览
155人已浏览
17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