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看看合同协议书,如果违反合同,有什么要求假设工资不给了,这是太正常的了,两来无事。对方也值不当的你追究违约的责任。...
看该奖金是离职前还是离职后。实际情况不同,法律后果不同,如有需要,请与我联系。...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至少提前一个月申请。 2、等待人事部将该岗位人员招聘到位。 3、和该岗位新员工进行工作内容交接。 4、签离职单,由你部门领导和公司跟你接触的各部门领导签字确认。 5、自签字之日起算,正式离职。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正式离职后,若有社保或公积金等手续需和离职单位人事部沟通办理,如公积金转移单用于公积金转移等。
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也就是加班),应与劳动者协商。既然是协商,当然就应该就加班时间和加班报酬协商一致,否则就是强迫劳动。只有四种情况不得拒绝加班: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因其他原因,使人民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资财遭到严重威胁,需要紧急处理;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须及时抢修;须利用法定节日或公休假日的停产期间进行设备检修、保养;为完成国防紧急任务,或完成上级在国家计划外安排的其他紧急生产任务,以及商业、供销企业在旺季完成收购、运输、加工农副产品紧急任务。除了这4种情况外,单位要求员工加班,必须与员工协商。单位采取不正当手段要求员工加班,员工可以拒绝。虽然在上述4种情况下,员工不得拒绝加班,但单位还是应该支付加班工资,加班工资必须按照劳动法第44条规定的标准支付。
员工正常离职后,工资压一个月后再发,属于违法情况。劳动者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可以离职,劳动者离职后,部分用人单位以各种理由拖延支付工资,比如未进行工作交接、用人单位尚未招聘到新员工、未到工资支付周期与时间等。根据原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九条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终止时,拖延支付劳动者工资行为是违法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97人已浏览
228人已浏览
662人已浏览
26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