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罪预备,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为了实施某种能够引起预定危害结果的犯罪实行行为,准备犯罪工具,制造犯罪条件的状态。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 犯罪...
设备价值较高,涉嫌盗窃罪或破坏电力设备罪,具体刑期需要综合考虑造成社会危害、盗窃金额、犯罪动机、主观恶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情节,是否...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刑法》第22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在处罚预备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对于预备犯裁量刑罚时,“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可以”是授权性法律规范的表达方式,具有允许、许可的意思,但同时也表明了刑事立法倾向性的意见。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对预备犯得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特殊情况下,如行为人准备实行特别严重的犯罪、手段特别恶劣时,可以不予从轻、减轻与免除处罚。 其次,对于预备犯裁量刑罚时,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所比照的既遂犯,应是在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等方面与预备犯向前发展可能形成的既遂犯相同或相似的既遂犯,而不是随意想象的既遂犯。 最后,对于预备犯裁量刑罚时,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至于究竟是从轻处罚,还是减轻处罚、免除处罚,应当对犯罪预备的整个案件进行综合考察后来决定。主要应考虑的情况有:犯罪预备行为是否已经实施终了,犯罪预备行为本身能否导致实行行为造成重大危害结果等等。
犯罪行为预备也是需要受到处罚的,但这种处罚一般是在犯罪既遂的条款上进行减轻或者是免除相关的责任,犯罪预备也是属于有犯罪的行为,同样也是触范了法律,就必定会受到处罚。
我国《刑法》没有具体规定哪些罪名的犯罪预备要判处刑罚,只规定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预备的客观特征是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而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主观特征是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是为了顺利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停止下来。 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0人已浏览
24人已浏览
26人已浏览
14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