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假释期间涉嫌新罪直接收监执行与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不符。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假释罪...
假释期间,以下情况将被监: 1、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犯新罪; 2、发现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前没有判决其他罪行; 三、犯罪分子违反法律、行政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要看法院判决是否判处缓刑,取保候审只是刑事强制措施,法院完全可以变更强制措施,但从实践中开庭一般会收监,但是如果判处监禁刑肯定收监,判缓刑不用的。取保候审为什么要收监的回答可以阅读上述内容。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被行政拘留不能取保候审。 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公安机关认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由被处罚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条件的担保人,或者按每日行政拘留200元的标准交纳保证金,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暂缓执行。
如果酒驾不算犯罪,不会被收监;如果酒精含量达到醉酒的程度了,涉嫌构成危险驾驶罪,是要收监的。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假释在我国刑法中是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正确地适用假释,把那些经过一定服刑期间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必要继续关押改造的罪犯放到社会上进行改造,可以有效地鼓励犯罪分子服从教育和改造,使之早日复归社会、有利于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3人已浏览
263人已浏览
328人已浏览
18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