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构成: 1、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属于公共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各种方法破坏电力、燃气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设备,足以危害...
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与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侵害对象相同,都危害公共安全。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1)主观罪过不同。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行为人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破坏电力、燃气、易燃易爆设备罪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破坏的故意。2.行为人必须实施了破坏电力、燃气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设备的行为。电力设备是指用来发电和供电的公用电力设备,如发电厂、供电站、高压输电线路等设备;燃气设备是指生产、贮存、输送各种燃气的燃气设备,如煤气管道、煤气罐、天然气管道等设备;其他易燃易爆设备是指除电力、燃气设备以外的生产、贮存和输送易燃易爆物品的其他设备,如石油管道、汽车加油站、火药及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生产、贮存、运输设备等。因为这些设备都是涉及国计民生、人民群众和社会安全的,因此法律予以特别的保护。3.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的行为,必须是危害了公共安全,如果上述破坏行为仅局限在一些特定的范围内,没有危及公共安全,则不应按本罪处罚。刑法对“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破坏电力、燃气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设备,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规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破坏电力、燃气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设备的犯罪,刑法规定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同时,刑法对过失犯破坏电力燃气设备和易燃易爆设备罪的也规定了处罚。对行为人主观上疏忽大意或者轻信能够避免的过失而破坏电力、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本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构成要件分为客体要件和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 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各种方法破坏电力、燃气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设备,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罪在客观方面具有以下特征: (1)本罪侵犯的对象是正在使用中的易燃易爆设备。所谓正在使用中,是指易燃易爆设备一旦经过验收,正式交付或投入使用后,即为正在使用中,那么就要时刻保持其使用的良好状态,保证随时可以使用。因此,对那些库存的、废置不用的、正在制造安装的或正在修理中的易燃易爆设备,则不能认定为正在使用中的设备,破坏这些非使用中的易燃易爆设备,则不构成本罪。 (2)行为人必须实施了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的行为。行为人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表现为作为,如行为人采用放火、爆炸、拆毁或者其他方法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的重要零部件等;也可以表现为不作为,比如维修工在值班时间发现煤气管道破损,有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存在而不予维修,任其发生燃烧、爆炸,危害公共安全。无论行为人采取何种行为方式,只要其实施了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的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都构成本罪而不要求有实际的严重后果发生。 (3)行为人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的行为必须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已经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这就要根据破坏的具体对象、破坏的具体部件、行为人采取的破坏方法等各方面加以综合认定。如果行为人的破坏行为足以危害或者已经危害公共安全的,则构成本罪;如果行为人的破坏行为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如破坏行为轻微或者破坏次要零部件,不足以发生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则不宜以本罪论处。情节严重的,可依法以其他犯罪论处。以上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依照本条和第119条的规定,犯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3人已浏览
807人已浏览
179人已浏览
21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