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你可以参考以下回答 国家赔偿法的请求时效有别于行政诉讼的起诉时效。行政诉讼的起诉时效是三个月,国家赔偿法的请求时效为两年,系违法之日起计算。...
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赔偿请求人在赔偿请求时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应当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赔偿为前置条件,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赔偿请求时效为2年,即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2年内有权向行政机关申请赔偿。如果行政机关在法定期限内(一般为两个月)未作出答复,赔偿请求人可以在期限界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如果行政机关作出答复,赔偿请求人对答复不满意,赔偿请求人可以在收到答复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以下是行政赔偿案件诉讼时效是多久的答案: 时效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一定的事实状态的存在。所谓的事实状态是指占有财产或不行使权利等客观情况。这是时效成立的前提条件;二是该事实状态持续达一定期间,亦即占有财产或不行使权利等客观情况无间断地经过一定时间,这是时效成立的充分条件;三是发生一定的法律后果。所谓发生一定的法律后果,是指引起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变化,当事人或取得权利,或丧失权利,或其权利不受法律保护,这是时效的法律效力。因此时效制度即是把一定的事实状态经过一定时间赋予法律上的效力。法律上规定的能发生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的事实状态的持续存在的时间就是时效期间。
行政诉讼时效是当事人能够向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有效期限,超过了这一期限,则当事人丧失了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一般诉讼时效和法定诉讼时效的规定。行诉法第4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由此可见,行诉法规定的一般诉讼时效为六个月。法定诉讼时效即法律有规定的诉讼期限从其规定。中国行政法律所规定的行政起诉期限有5天、10天、15天、30天等不同期限的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1人已浏览
431人已浏览
220人已浏览
14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