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侵害人的过错程度。侵害人的过错程度是指侵害人进行侵权时的心理状态。一般可以分为故意和过失,在故意的侵权的精神损害赔偿中对于受害人造成的伤害一...
诽谤罪属于刑事自诉案件,法院不收取诉讼费。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和传播虚构事实,足以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罪属于刑事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诽谤是指行为人捏造事实,贬低他人人格尊严、名誉权的行为。诬陷是指捏造事实,故意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第二百四十六条分别明确规定,《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诬陷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精神损害,还可能对犯罪分子本身造成不同程度的刑事处罚。一般需要赔偿受害者2000元至5万元不等的经济补偿,但具体赔偿金额也要根据诽谤诬陷情节综合判断。
因诽谤罪赔偿,诽谤行为引起的民事赔偿责任,主要是指的精神赔偿。但对于精神赔偿,全国没有确定的的标准与数额,主要由法官根据一定的原则、参考多种因素确定。 (一)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原则 1.补充适用原则。此相当于"精神抚慰原则"。对于精神损害,首先应适用非金钱赔偿的方式,在非金钱的赔偿方式不能对受害人充分保护和对侵权人制裁的情况下,补充的使用金钱赔偿方式,对于受害人予以一定的抚慰和补偿。 2.公平适用原则。有的称之为公平原则或者公平合理原则。适用金钱进行精神损害赔偿的,一方面考虑金钱赔偿的民事制裁作用,不让侵权人能够因为侵权而受益,另一方面也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给受害人适当的赔偿,以弥补其受到的精神损失,也即不让其吃亏。
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这是我国刑法中关于诽谤罪的具体规定,它同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虐待以及侵占均为告诉才处理的犯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54人已浏览
197人已浏览
316人已浏览
1,39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