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关于虚假出资罪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见于《刑法》第159条和2001年5月颁布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对虚...
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虚假出资罪,依《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虚假出资的民事责任: (1) 对公司承担足额出资的责任。 作为股东,股东向公司缴纳出资是其最基本的义务。股东虚假出资时,侵犯了公司的财产利益。因此,虚假出资的股东应承担补充出资的责任,并向公司支付相应的利息。 (2)对已出资的其他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出资协议和章程约定了股东的出资时间。出资协议书和章程由股东协商制定,对所有股东都有约束力。股东未按约定期限缴纳出资,违反有关约定,应当向其他股东承担逾期缴纳出资的违约责任。出资协议书或章程约定违约金或违约金的计算方法, 逾期缴纳出资的,应当按照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出资协议书没有约定违约责任,逾期缴纳出资的股东应当按照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3) 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公司债务在出资范围内不能清偿, 向公司债权人承担补充责任股东的缺陷出资会导致公司资本不足, 侵犯了公司债权人的利益。缺陷股东应当在未出资、抽逃出资、虚假出资、出资不实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无法清偿的部分,向公司债权人承担补充责任。 二、刑事责任 《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虚假出资金额2%以上10%以下罚款。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处以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股东的出资违约责任 《公司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不按规定缴纳所认缴的出资,应当向已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该款适用于公司股东签订了设立协议的情况,而无论当事人之间的这种纠纷是发生在公司设立期间还是发生在公司设立成功之后,只要纠纷所涉及的利益是股东的利益,即可提起违约之诉。 2、股东对公司的侵权责任 根据《公司法》第3条规定,公司享有法人财产权。股东的虚假出资行为侵害了公司的法人财产权,为此,违法股东应当补交相应的出资及法定利息。因违法股东出资不到位的侵权行为还可能给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经济损失,也应当予以赔偿; 3、公司设立时的其他发起人或股东对违法股东的虚假出资行为承担的连带责任 《公司法》第三十一条关于“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定和第九十四条关于“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发起人未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缴足出资的,应当补缴;其他发起人承担连带责任”、“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发起人补足其差额;其他发起人承担连带责任”。 4、虚假出资的股东应承担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159条规定,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构成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犯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我国对虚假出资的情况,视情节严重性的不同,有以下后果: 一、民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内部责任一是向公司补足出资; 2、向其他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二、行政责任,因其出资不足面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其行政处罚。 三、刑事责任,可能因其出资不足,构成虚报注册资本罪而被追究刑事责任。 股东出资不足的,可能会构成虚假出资罪,具体是否构成犯罪要看是否满足以下构成要件: 1.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的发起人或者股东。这里的“公司”是指公司法所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发起人”,是指依法创立筹办股份有限公司的人。“股东”是指公司的出资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 2.行为人必须有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的行为。这里的“违反公司法规定”,是指违反了公司法对公司发起人、股东出资方式、出资义务的如下规定:即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应当足额缴纳章程中规定的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其中对以货币出资的,股东应将货币出资一次足额存入准备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临时账户;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或者土地使用权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未交付货币”,是指没有按规定一次足额交付其所认缴的出资额或者根本就没有交付任何货币;“未交付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是指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或者土地使用权出资的,根本没有实物移交或者没有办理所有权、土地使用权转让手续。“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一般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为达到设立公司的目的,通过向其他企业借款或者向银行贷款等手段取得资金,作为自己出资,待公司登记成立后,又抽回这些资金,造成虚假出资;另一种是在公司设立时,依法缴纳了自己的出资,但当公司成立后,又将其出资撤回。 3.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才构成犯罪。这是划清罪与非罪的主要界限。如果股东、公司发起人虽有未交付货币、实物或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等行为,但数额不大,情节后果都不严重,不构成犯罪,可用其他方式处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1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125人已浏览
14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