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交通肇事罪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2、法律规定,行为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
死亡一人应当承担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刑事责任。 交通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果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则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否则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承担事故主要或全部责任造成他人财产损失30万以上,且无能力赔偿,或造成他人重伤或以上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刑法》第133条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如果是这样,需要承担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即赔不起要坐牢)第2条第2款规定: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60万元以上的。如果数额达到60万以上,应当按照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判决。仅造成经济损失不会达到7年以上有期徒刑。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法律上是有严格的认定条件的,首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是事故后果需要达到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程度,如果造成的事故情节轻微、无人员伤亡、负次要或者次要以下责任、无重大财产损失的,是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不构成交通肇事罪那就不能被认定具有“肇事后逃逸”情形。 其次,肇事逃逸的主观目的必须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如果肇事方没有此目的,也是不能认定具有“肇事逃逸情节的”。当然,何为“逃避法律责任”,表现上有多种形式,法律上也有多种认定,具体认定需要结合案情和证据才能得出。
一、事故发生后立即报警,由交警根据现场勘查笔录、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视听资料等证据作出交通事故认定书。二、当事人不服书的,可以在收到认定书后的三天内向作出认定书的上级交警部门申请复核。三、受害人伤残赔偿: 1、金(城镇)上年度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伤残赔偿指数;(农村)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20年×伤残赔偿指数; 2、医疗费; 3、后续治疗费、康复费; 4、残疾辅助器具费; 5、;6、护理费; 7、住院伙食补助费; 8、营养费; 9、交通住宿费;10被人生活费; 11、精神损害抚慰金; 12、财产损失等。残疾赔偿金和被抚养人生活费,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认定,一般以登记地为准。但户籍登记地在农村的受害人,在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已经在城镇连续居住一年以上,且有正当生活来源的,可以按照城镇居民标准计算赔偿数额。评残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20赔偿处理: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由在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伤残赔偿限额为11万元;医疗费用1万元;财产损失2千元)。不足的部分,车方按照主要责任承担80-90%的赔偿责任,同等责任60-70%,次责40-50%。协商未果的向事故发生地或被告所在地起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9人已浏览
122人已浏览
118人已浏览
18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