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订立集体合同应建立在集体协商的基础上。协商一致后,方可签订集体合同。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
订立集体合同,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第一,合法原则。订立集体合同是一种法律行为,必须遵循合法原则。所谓合法,主要包括订立程序和合同内容合法两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企业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企业承担责任,因此职工的工会是一个内部解决纠纷的职能部门。那么,纠纷经协商解决不成,工会可以向仲裁机构提请,在这里法律赋予工会代表劳动者利益进行仲裁或诉讼的权利,如果仲裁机构不予受理或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什么是集体,集体劳动合同怎么签?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集体合同规定》第三条的规定,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所称专项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集体协商的某项内容签订的专项书面协议。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以及确定相关事宜,应当采取集体协商的方式。集体协商主要采取协商会议的形式。《》第五十一条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第五十四条规定,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签订或变更后,用人单位应当自双方首席代表签字之日起10日内,将文本一式三份提交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对提交的集体合同或者专项集体合同办理登记手续。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对提交的集体合同或者专项集体合同的下列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一)集体协商双方的主体资格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二)集体协商程序是否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3)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内容是否与国家规定相冲突。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2人已浏览
99人已浏览
115人已浏览
12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