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担保合同可以在约定的解除条件成就时协议解除,或者保证人、抵押人、质押人等在主合同出现下列法定情形时,可以与担保债权人协商解除,或依法解除担保...
为了确保保证人的权益,债权人需要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否则保证人不再承担未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的责任。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九十六条,债权人转让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担保人解除担保的方式有,因受到债权人或债务人的欺诈而申请法院撤销担保;或者与债权人、债务人协商解除担保合同;或者因发生不可抗力等情形,而行使单方的合同解除权来取消。
一般有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司法实践中比较多的是约定解除,主要是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解除担保合同。也可以由一方约定一下解除合同的条件,当条件成就时,该解除权人就可以主张解除合同。另外法定解除就是上所规定的内容,一般是合同94条的规定和合同法中关于方面的。 1、《合同法》第九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2、《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规定:“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仍应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3、《担保法》第五条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担保合同无效。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担保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1、可到原采取质押手续的部门办理解押手续即可。 2、股权质押又称股权质权,是指出质人以其所拥有的股权作为质押标的物而设立的质押。按照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有关担保的法律制度的规定,质押以其标的物为标准,可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股权质押就属于权利质押的一种。因设立股权质押而使债权人取得对质押股权的担保物权,为股权质押。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18人已浏览
66人已浏览
123人已浏览
13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