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担保合同生效后,除非主债权已履行完毕或担保债权已过担保期限,否则作为担保人是无法解除担保合同的。但也有以下几种特殊情况: 第一,...
一般情况下,担保合同生效后,除非主债权已履行完毕或担保债权已过担保期限,否则作为担保人是无法解除担保合同的。但也有以下几种特殊情况: 第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担保人一般不能申请撤回担保,担保人提供担保的,应当签订相应的担保协议,如果担保人签订该协议是因为对方当事人通过欺诈、胁迫等手段使担保人在违背自己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签订的,则担保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一条保证合同是为保障债权的实现,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保证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合同。 第六百八十二条保证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保证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保证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保证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在符合法定可撤销合同情形下,担保人可以撤销担保合同。 担保合同是合同的一种,只要符合下列可撤销情形,便可撤销: 1.基于重大误解订立的担保合同,担保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一方以欺诈手段,使担保人违背自己真实意思表示作出的担保行为; 3.第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致担保人担保的; 4.利用对方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致使担保行为显失公平的。
1、可以协商,协商不成不能随意撤销,除非有法定事由。 2、《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以胁迫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一条【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1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216人已浏览
14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