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建议尽快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然后根据鉴定结果尽快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按照工伤赔偿。工伤造成伤残的赔偿项目: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
工致残,经医院证明(工人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依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国家标准,对工伤职工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组织进行技术性等级鉴定,适用本办法。”而《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4.5晋级原则规定:“对于同一器官或系统多处损伤,或一个以上器官不同部位同时受到损伤者,应先对单项伤残程度进行鉴定。如果几项伤残等级不同,以重者定级;如果两项及以上等级相同,最多晋升一级。”因此,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鉴定时已充分考虑到工伤职工多处伤残的情况并做晋级处理,得出的是一个综合性的伤残等级,不会出现多个伤残等级的情况。因此,多处伤残的工伤职工只需按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伤残等级计算待遇即可。 有的单位并未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且利用职工不懂法,不为职工进行工伤认定,而是与职工协商解决。比如单位或职工自己委托法医司法鉴定机构对伤情进行司法鉴定,而该类鉴定机构针对多处伤残情况所出具的鉴定意见书中会出现多等级伤残。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及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并不承认此类鉴定意见,如果用人单位依据此类鉴定意见对职工进行赔偿,职工一旦反悔,可在仲裁时效内提起劳动仲裁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如果鉴定结论高于司法机关作出的鉴定意见,则用人单位需补足差额。 以上就是ask.com小编的资料整理。希望大家通过阅读以后可以更加清楚了解2019年工伤伤残待遇有哪些内容。如果遭遇不幸,不要太悲伤,有的事情不能改变,只能努力让现在的生活变得更好。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ask.com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残疾赔偿金是指对受害人因人身遭受损害致残而丧失全部或者部分劳动能力的财产赔偿。由于人身损害造成的残疾受害人致使劳动能力部分丧失或者全部丧失,因而,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以后,会减少或者丧失自己的收入。这种损失,是人身损害的直接后果,是一种财产损失。对于这种财产损失,应当由赔偿义务人进行赔偿。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工伤保险待遇的一种,是对因工伤致残的劳动者给予的一次性职业伤害补偿,给付标准依据劳动鉴定机构评定的伤残等级,最多为伤残职工本人27个月的工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980人已浏览
248人已浏览
229人已浏览
11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