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1、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双方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2、具有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的特征;3、具有在社会劳动过程中...
劳动关系具有以下特征: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间的劳动关系具有排他性; 2、劳动关系主体之间既有法律上的平等性,又具有客观上的隶属性; 3、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动关系是在劳动力属于不同所有人的情况下,劳动力所有者按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指示工作,生产资料所有者向劳动力所有者支付劳动报酬,从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具有以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具有人身性和财产性;主体的地位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具有人格从属性的继续性关系等特征。随着我国《劳动法》的出台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逐步推行,劳动关系才逐步地成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一种法律关系,建立和终止劳动关系由双方按照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原则,以订立和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进行。劳动关系的主体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者指凡是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劳动获取合法收入作为生活资料来源的公民。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使用一名以上职工并且向职工支付劳动报酬的单位。劳动关系的内容即劳动者的权利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劳动者的权利包括: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等。用人单位的权利是围绕劳动力的使用权展开的,主要有招工权、辞退权、用人权、奖惩权、分配权。劳动关系的客体是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指向的对象,也就是劳动力。
司法实践中对于什么是事实劳动关系、事实劳动关系的特征、事实劳动关系有哪些情形均没有明确的规范,依笔者看来,事实劳动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应签而未签订的劳动合同; 2、以口头协议代替的书面劳动合同; 3、以其他合同形式代替劳动合同,即在其它合同中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力、义务条款,比如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兼并合同中规定了职工的使用、安置和待遇等问题,这就有了作为事实劳动关系存在的依据; 4、劳动合同期满没有终止也没有续签而形成的事实延续的劳动关系; 5、劳动合同构成要件或者相关条款缺乏或者违法,事实上成为无效合同,但是双方依照这一合同规定已经建立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 1、劳动关系是在现实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与劳动者有着直接的联系。 2、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 3、劳动关系的一方劳动者,要成为另一方所在单位的成员,要遵守单位内部的劳动规则以及有关制度。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7人已浏览
287人已浏览
172人已浏览
1,18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