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所谓“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包括两种行为类型。一是虚假宣传;一是引人误解的宣传。虚假宣传是指商品宣传的内容与商品的客观事实不符。如将非获奖产...
我国反不正当竟争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份、性质、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以下列举了不正当竞争处罚金额的几种情况: 1、混淆行为的,违法经营额超过5万元的,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超过5倍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5万元的,可以并处25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商业贿赂,处十万元以上三百万元以下罚款。 三、商品作虚假或误导性商业宣传,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罚款。
处罚额度的一般是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具体参见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十三条规定进行有奖销售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处罚额度的一般是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具体参见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十三条规定进行有奖销售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0人已浏览
1,154人已浏览
199人已浏览
21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