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具体可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 2、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并且数额较大的。 3、挪用...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就是指将原本属于公共所有、国家所有的财产支取、转移出来,供自己或者自己指定、同意的人使用,不再用作国家公共事业的情形。这里所说的“个人”是相对于国家和公共事业而言,包括将公款挪出来供自己、家人、亲朋或者公司、企业使用。挪用公款的用途,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用于赌博等非法活动; (2)用于购买奢侈品等不切实际的个人消费需求; (3)用于投资等营利性活动; (4)用于自己或家属治病等。这些用途虽然各有千秋,但都是法律禁止的,只是由于用途和性质不同,达到犯罪的起点标准不一样,比如:挪用公款用于非法活动时金额达到3万元就构成犯罪,用于家人治病等普通用途时,金额需要达到5万元,并且在3个月内归还的,不视为犯罪。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具体可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 2、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并且数额较大的。 3、挪用公款归个人用于上述非法活动、营利活动以外的用途,并且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挪用公款一般是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主管部门应按政纪处理,危害严重构成犯罪。挪用公款,怀疑以下情况之一的,应立案:(1)挪用公款个人使用,金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2)挪用公款金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3)挪用公款个人使用,金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偿还的。根据法律规定,各省人民检察院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上述金额范围内,确定当地执行的具体金额标准,向最高人民检察院报告。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17人已浏览
210人已浏览
135人已浏览
19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