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经济纷争,又称经济争议,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经济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纷争。经济纷争有两大类:一是经济合同纷争,如买卖合同纷争,借债合同...
经济纠纷案属于民法范畴。 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 ①具体的调整对象不同。经济法以国家在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具...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即使没有合同经济纠纷,但有其他证据(如证人、物证等)证明事实存在的,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一方可以通过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原告是公民、法人和其他与本案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
我国民间借贷的利率以24%(即2分利)和36%(3分利)为线,将利率分为三个区域,司法保护区、自然债务区、无效区,构成民间借贷利息的“两线三区”。 1)司法保护区:即年利率不超过24%的区域。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有权要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 2)自然债务区:即年利率24%36%的区域。在此区域内,借款人未支付利息的,则可以不用支付但借款人支付利息后想要回来,是不可以的。简言之,利息没给的,则可以不给了利息已经给的,要不回来了。 3)无效区:即年利超过36%的区域。在此区域内,即便已经给付了,还是可以讨回来的。律师提示:双方在协商利率时,要注意“两线三区”的法律后果。
经济纠纷案件属于民法范畴。经济法和民法的区别:①具体调整对象不同。经济法以国家在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具有显著的服从性,属于公法范畴;民法则调整作为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以平等性为基本特征,属于私法的范畴。②法律属性不同。经济法强调社会本位,以社会利益和社会责任为基本原则,着眼于维护全局的,长远的利益;而民法则突出个体权利的本位性,强调社会个体的权利,平等和自由,能够调动和保护个体的积极性及创造性。充分运用和体现市场竞争机制。③调整方法不同。经济法以强制规范为主,对违法行为综合运用财产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三种制裁形式,具有惩罚性的民法更多采用任意规范,当事人可依法自由处分权利,对违法行为采用民事制裁形式,具有补偿性。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0人已浏览
26人已浏览
192人已浏览
1,03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