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关于合同解除后债权债务的处理,我国法学界有不同认识。一种观点认为,合同解除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既合同解除后与自始没有合同相同,已履行的部分恢...
甲方:公司 乙方:(员工工号:) _______乙__(方)因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要求提前解除与________甲_...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解除合作协议书范本 :XXX营业执照号:--------------------------- 法定代表人:XXX身份证号码:------------------------------- 乙方:XXXXXX 身份证号码:---------------------------------------------------------- 一、甲方与乙方原于XX年XX月XX日签订的就网吧企业管理业务的合作协议,现因甲方单方违约违反合作协议中的第六条将XXX网络中心百分之五十的股份转让给第三方,使双方无法继续合作。 二、经双方友好协商同意,该合同于XX年XX月XX日予以解除。因解除协议甲方需返还乙方所投入合作资金X万元人民币整。现因甲方无能力偿还乙方所投入合作资金*万元人民币,现用甲方个人在XXX网络中心持用的百分之五十的股份作抵押。 三、在此同时甲方需保证所抵押给乙方的股份是甲方在“XXX网络中心”的真实出资,是甲方合法拥有的股权,甲方拥有完全的处分权。甲方需保证所抵押给乙方的股份,在此协议之前与协议签定之后甲方不得在以任何形式抵押与转让、质押或担保给第三方,并免遭任何第三方的追索。否则,由此引起的所有责任,由甲方承担。 四、在协议期间甲方不能以任何形式毁约和转让股份,如有违约就必须即日偿还乙方所投入的合作资金*万元人民币和赔偿经济损失*万元人民币。 五、甲方需在XX年XX月XX日起至XX年XX月XX日止一次付清乙方所投入合作资金*万元人民币整。 六、本协议由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本合同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签名盖章)乙方:(签名盖章) 年月日
甲方(出租方):乙方(承租方):甲乙双方原于年月日签订的合同,租赁房屋位于,总面积约为:平方米。现因情势变更无法继续履行合同,经双方协商同意,就解除该房屋租赁合同达成以下条款:一、自本协议生效之日起,以上房屋租赁合同解除。后,甲乙双方互不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二、乙方应于本协议生效之日起日内,将房屋移交给甲方。移交前,乙方会同甲方验收房屋设施、设备及物品,验收合格后,乙方从承租的房屋内搬走。三、乙方应在移交承租房屋同时,将该房屋装修施工图纸以及其他与该房屋有关的图纸、资料等全部移交给甲方。四、乙方就该房屋的隐蔽工程,在租赁合同解除后甲方需要时,负有说明和配合的义务。五、如乙方按照约定,履行了本协议的全部义务,包括第五条及第六条的附随义务,甲方免除乙方所欠合同解除前的租赁费。六、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七、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效力。甲方:乙方:号:年月日年月日
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是员工或者公司单方办理离职手续的一种解除合同的方式。协商解除合同是双方签署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书后,员工办理离职手续的解除合同方式。 协议解除具有以下特点 ()双方当事人具有平等的解除合同请求权。劳动者或用人单位都可主动向对方提出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请求。 (2)必须经双方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而达成协议,才可解除合同,任何一方不能强加自己的意志于对方当事人。 (3)协议解除不受约定终止合同条件的约束。 (4)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必须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由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如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此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1年发给相当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12个月,工作时间不满1年的按三年的标准发给。 属于劳动合同解除后,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发给经济补偿外,还须按经济补偿金数额的50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上述经济补偿金的发放,应由用人单位一次性发给劳动者。 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及其法律后果 依照劳动法第25条、第26条、第27条、第31条和第32条共5个条文的规定,法律同等赋予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其中第25条~第27条是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第31条和第32条是关于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从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形式来看,又可分为“提前通知解除”和“即时解除”两种形式。依照《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以提前30日并采用书面方式通知对方当事人的方式称为“提前通知解除”。所谓“即时解除”是指当事人一方无需预先告知对方当事人而采用随时通知的方式解除劳动合同,该种方式不涉及经济补偿或承担赔偿责任。劳动法对用人单位采用“提前通知解除合同”方式规定了必备条件,而对劳动者未作任何限制性条件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0人已浏览
265人已浏览
168人已浏览
62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