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以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是否取得财物为准当行为人的行为属于本条所定加重情节之一时,已具备加重形态的全部要件,无论行为人是否抢到财物,应是犯罪既...
抢劫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既侵犯财产权利又侵犯人身权利,具备劫取财物或者造成他人轻伤以上后果两者之一的,均属抢劫既遂;既未劫取财物,又未造成他...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关于我国抢劫罪犯罪既遂的认定问题的解答:犯罪既遂是指犯罪行为具备了具体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区别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志,应根据抢劫罪犯罪构成的本质特征,以行为人是否劫取财物或是否造成人身伤亡作为构成犯罪既遂的标准,不应单纯以“抢劫财物是否得逞”作为抢劫罪既遂的标准。从抢劫罪犯罪构成本质特征看,我国刑法中的抢劫罪侵害的是公私财产权利和公民人身权利双重客体,抢劫罪的手段行为(侵害人身)和目的行为(非法占有财物)具有同样的社会危害性。由于抢劫的手段行为具有暴力性特征,侵害公私财产权利的同时,也必然侵害公民人身权利,两种行为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共同成为抢劫罪犯罪构成的本质特征。因此,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实施暴力或暴力威胁为手段造成被害人的财物被劫走或人身受到伤害,都构成抢劫罪既遂。
根据《关于、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侵犯的是复杂客体,既侵犯财产权利又侵犯人身权利,具备劫取财物或者造成他人轻伤以上后果两者之一的,均属抢劫既遂;既未劫取财物,又未造成他人人身伤害后果的,属抢劫未遂。对于抢劫罪,要注意以下问题:对于多次结伙抢劫,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及老人等弱势群体实施抢劫,在抢劫中实施强奸等暴力犯罪的,要在法律规定的量刑幅度内从重处罚。对于罪行严重或者具有累犯情节的抢劫犯罪分子,、时应当从严掌握,严格控制减刑的幅度和频率。对因家庭成员就医等特定原因初次实施抢劫,主观恶性和犯罪情节相对较轻的,要与多次抢劫以及为了挥霍、赌博、吸毒等实施抢劫的案件在量刑上有所区分。对于犯罪情节较轻,或者具有法定、酌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的,坚持依法从宽处理。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已满是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就应当对本罪负刑事责任。认定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是是否实际抢得财物。而是否侵犯了人身权利,则是量刑情节。刑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面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1)入户抢劫的;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金额巨大de;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7)持枪抢劫的;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抢劫数额巨大”的认定标准,参照各地确定的盗窃罪数额巨大的认定标准执行,而盗窃最中认定的数额巨大是指,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00元到2000元以上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5人已浏览
198人已浏览
115人已浏览
22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