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驾驶机动车不得有下列行为: 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 疲劳驾驶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驾驶机动车不得有下列行为: 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 疲劳驾驶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驾驶人疲劳时,会造成行车中反应迟钝、困倦瞌睡、四肢无力,不能及时发现路面交通情况并采取准确的驾驶操控措施,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驾驶疲劳,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驾驶人睡眠质量差或不足,长时间驾驶车辆,容易出现疲劳。驾驶疲劳会影响到驾驶人的注意、感觉、知觉、思维、判断、意志、决定和运动等诸方面。
疲劳驾驶如何处罚要分情况: 1、连续驾驶中型以上载客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一次扣12分; 2、连续驾驶中型以上载客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以外的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一次扣6分。 3、疲劳驾驶发生交通事故,有肇事逃逸等行为的,要承担刑事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疲劳驾驶是指驾驶员每天驾车超过8小时、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休息或停车休息少于20分钟的,或因睡眠不足、体力消耗过大等导致行车中困倦瞌睡、四肢无力,不能及时发现并准确处理路面交通情况。在实际生活中,疲劳驾驶极易引发重特大交通事故。《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明确规定:“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82人已浏览
382人已浏览
113人已浏览
59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