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劫夺被押解人员罪的法定刑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劫夺被押解人员罪是指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
劫夺被押解人员罪构成: 1、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秩序;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 ...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第二款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劫夺被押解人员罪,是指其他人以夺走、纵放被押解人员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人犯的监督管理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行为的对象是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劫夺监狱、看守所等关押场所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不构成本罪。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是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而予以劫夺。在认定这类案件性质时,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区分劫夺被押解人员罪与妨害公务罪的界限。押解人犯从广义上讲也属于一种公务活动,因此,劫夺被押解人员也具有妨害公务的性质。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目的不同,本罪必须具有劫夺人犯的目的,而妨碍公务罪不具有此目的;如果行为人不具有劫夺被押解人员的意图,仅以暴力、威胁的方法妨碍押解工作的,不构成本罪,但可以构成妨害公务罪。2.关于罪数问题。行为人因使用暴力方法劫夺被押解人员,造成押解人员伤害或者死亡的,或者杀害押解人员后劫夺被押解人员的,或者劫夺被押解人员后为灭口又杀害押解人员的,应当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是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而仍决意劫夺,其目的一般在于使被劫夺人逃避法律制裁。过失不能构成本罪。劫夺被押解的相关犯罪嫌疑人和罪犯,以及被告人都是属于严重危害我国国家治安和妨碍公务的行为。这是对我国的司法制度和调查制度都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害。一旦有这种行为,将会受到严厉处罚,具体情况要根据犯罪嫌疑人所造成的损失来进行确定。
根据[刑法条文]第三百一十六条第二款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现行刑法对劫夺被押人员罪既遂量刑的规定如下: 抢劫被押解人员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所谓情节严重,一般是指劫夺多名人犯或者导致多名人犯逃逸;劫夺重大案件人犯的;持械劫夺人犯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9人已浏览
125人已浏览
101人已浏览
14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