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缓刑执行一般是由户籍所在地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考察,如果在户籍地以外有经常居住地的,也可以由经常居住地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考察,缓刑期间,离开所居住...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只要被判处刑罚,即可开除,不能保留工作.实践中,缓期执行的情况,要看单位的态度了。如果想不要他了,就可以借这个理由开除;如果觉得他平时还不错,或本着对他、对社会负责,可以继续留用。根据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第18号令颁布、9月1日实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的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资料拓展:根据1999年人事部《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处理意见的复函》(以下简称《复函》)规定,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判处缓刑的,如果安排了临时工作,可以按照缓刑前基本工资额的60%发给生活费;缓刑期满后可以分配正式工作;缓刑期满后达到退休年龄
缓刑期间可以去工作,如果离开所以市、县,应当经考察机关批准,并遵守社区矫正有关规定。
缓刑期间找工作的社会权利不被剥夺,但还是会有一定影响,如考取公务员,国家司法考试(一些大型资格考试)等,就要求未被判刑。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单位,判刑后不能做领导职务。普通工作不会有影响。《刑法》对于缓刑的规定如下: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第七十六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第七十七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57人已浏览
1,323人已浏览
236人已浏览
18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